2009年芭樂人類學部落格開張,6年後2015年《芭樂人類學》實體書出版,再6年後2021年《異溫層迷航記【芭樂人類學2】》問世(所以2027年會有大事!)。
主編之一的趙恩潔老師利用開頭的序言領航並且解密,讓我們知道「目錄詩」的巧思、所收錄的每篇文章彼此關連的玄機、書名的奧義、以及為什麼網絡部落格的文章還是要用實體書形式發表。她這樣說道:
「這本實體書,可能難歸納,但會很好讀,也可能很好睡。在反覆構思之餘,兩位主編與責編也曾為了書名掙扎過。一開始我們考慮過「異溫層故事集」、「異溫層筆記」、「異溫層練習本」,但它們都太熟悉了。「那些異溫層教會我的事」太長了,適合文宣,但可能不適合當標題。「熊抱異溫層」的抬頭獲得兩位主編、某資深農友與責任編輯一致推崇,但一位資深農友表示太矯情,畢竟我們沒有真的「熊抱」。「面對異溫層」好像「太環保」,有點像談論氣候變遷?至於「異溫層奇航記」當中的「奇」難免難逃人類學原罪之一的「獵奇」,跳到高屏溪也洗不清。最後我們選擇了「異溫層迷航記」。有點幽默,有點可愛。 … 異溫層是一種氣層的意象,有飛行的感覺。… 在異溫層中會迷路,但也會著迷。會迷路,也比較謙卑。總是認為應該對人事物保持遲疑,相信真實沒有那麼容易破解,但也不怕出航。迷樣的人類學,迷樣的宇宙。」
https://guavanthropology.tw/article/6895